對比於醫院裡設定的典型體驗
差不多像這樣 -- 泛光照射的房間裡 排滿管線和嗶嗶叫的機器 病患死亡時仍不停閃爍的燈光
清潔人員衝進房間,快速搬走遺體 一切感覺就像這個人不曾真的存在過
無菌考量,當然是個良好意圖
但醫院很容易侵犯我們的感官
在那些生冷的牆壁裡 我們最多能渴望的大概就是麻木
麻木不仁,跟美完全相反
TED 翻譯全文
我為醫院能做到的事情尊敬他們; 他們是我還活著的原因
但我們對他們的要求太多了 他們是處理急性創傷和可治癒疾病的地方
而不是處理生死的地方; 他們不是為此設計的
現在,美國的醫療體系 有太多的不良之處 當然也有好的地方
我現在是個醫生, 負責安寧療護和緩和藥物治療
所以醫生病患兩方的觀點我都看過
相信我,幾乎所有進入醫療體系的人 都是基於非常良善的意圖 -- 我說真的
但在我們醫療體系裡的人 都不知道這個體系經常運作不良
為什麼?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也解釋了很多事:
因為醫療系統設計是針對疾病, 而不是病人
也就是說,必然沒有經過很好的設計
而設計錯誤造成更多傷害 或是優良設計帶來生命終結前 的強制醫療
那令事情更淨化和集中 再也沒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所以讓我們從一切的終點開始談起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死亡最恐怖的事 不是變成死人 而是臨終及遭受痛苦
這是個關鍵的區別
要處理這件問題,非常效的做法是 將死亡無法避免的痛苦 從我們可以改變的痛苦中抽離出來
前者是自然發生的過程,生命的本質, 如同一個談好的條件 這讓我們為自己預留空間,
自我調整、成長 認識比自己強大的力量是件好事 它帶來了均衡性 像個全面性的重新調整
舉例來說,在我失去肢體之後 那種損失變成了事實,無可改變 變成生命中必然的部分 我發現不再拒絕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那等同拒絕自己 花了一點時間,
但我最後還是發現了 這種無可避免的痛苦帶來另一件好事 就是它正是 可以連結醫護照顧者和接受者 - 也就是人 - 的事 我們最後發現,這就是真正的治療 是的,同情 -- 如同我們昨天所學到的 -- 一起受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