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04, 2007

重點在於:是否牽涉到嚴重的缺血或是缺氧?

在急診室看病的重點:目前病患身上正在進行的病程
是否牽涉到嚴重的缺血或是缺氧?



病史的詢問要抓住重點,

有時候因為意識不清,有時候因為慌張,有時候因為痛苦不適,有時候因為重聽或語言溝通障礙,有時候因為不了解醫師問的問題重點何在 (病家當然不會像醫者同樣的思維模式),

病史詢問的過程中,經常是講東說西,纏夾不清,

在急診室,不可能等到一切都問清楚之後,才開始作處置,

而且典型的表現,大家都會看,也都會處理;
問題就在於不典型的表現,只能靠高度的警覺,保持懷疑,逐步求證來加以排除,

主訴只能當作參考,生命徵象 (BP、TPR、O2 Saturation、conscious level、capillary refill 等等) 所提供給臨床醫師的意義更重要,但是,有時候生命徵象都穩定還不夠,

例如:
一個剛發生『車禍』的病人自行步入,進到急診室,主訴兩手發麻刺痛,頸部只有隱隱作痛,並無明顯觸壓痛,

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立刻讓病人躺下,戴上頸圈,並盡快安排影像的檢查,而不是看病人呼吸心跳穩定,膚色紅潤,表情無不適,或『看起來蠻健康』就讓病人坐著問診,

因為『車禍』可大可小,我們身在急診室不在現場,根本無從判斷,而且即使是小的撞擊,也不保證傷害就小,再者,病患本身有可能頸椎的退化就很嚴重,連他自己可能都不曉得,

因此,你根本不可能從:車禍撞擊力大不大?有沒有扭到頸部?你的頸椎退化厲不厲害?這些問題的答案,得到有用的資訊,(即使病人都否認,你還是要當成嚴重的處理)

你只能先假設最嚴重的情形:頸椎神經已經受了傷,頸椎結構的穩定性可能也不保,當局部發炎與腫脹持續進行下去,病患可能出現更嚴重的上肢症狀,甚至截癱,呼吸抑制等情形,

先針對可能發生最嚴重的情形,加以預防,並且縮短病患接受手術或藥物治療的等待時間 (病患可能會需要接受頸椎神經的減壓術或大量類固醇的注射)

以這位病患來說,及時的影像學檢查,並且盡快照會神經外科或骨科醫師進行評估,才是最適切的處置

要知道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兩者不但對缺血缺氧很敏感,(肌肉細胞可能在缺血缺氧後一兩個小時就被破壞,如急性心肌梗塞,就是最好的例子) ,
而且神經和肌肉細胞的破壞是不可逆的,這個觀念相當重要,
心肌細胞壞死,以後不會再生,只會被沒有收縮功能的纖維組織取代;
同樣的,中風的時候,大腦或小腦的神經細胞受損,也不會再生,修復的組織,同樣無法像神經細胞一樣,具有傳遞訊息的功能,

也就是說有多少細胞被破壞,以後就剩下多少功能,
而且失去的部份,不論是藥物或手術都無法加以改善,唯一能做的,將只剩下復健而已,
所謂復健,也只是將殘留的功能加以強化,對於死去的細胞不會有任何作用,(神經與肌肉細胞無法再生,是不變的事實,所以稱作 -- 不可逆) 將來能夠恢復到多少根本是未知之數,預後可以說相當差

如果說,一個真正好的治療,就是預防,
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並且儘可能的減少後遺症,

真正攸關病患的預後,其實就在於急診第一線有沒有想到:缺血與缺氧是否存在,並且加以預防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