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經由病人鼠蹊部股動脈,放入導管至主動脈瓣位置,將新的瓣膜支架撐開,再以血管閉合器修補股動脈傷口,完全沒有刀口,術後1星期內即順利出院,以超音波追蹤新瓣膜運作良好。這樣的治療成效,有賴於成大醫院自2014年6月啟用結合影像檢查、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的心血管多功能整合型手術室,可提供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手術治療取像的精準性,
傳統心血管手術相對複雜、傷口大且恢復慢,風險和滯院天數相對較高、較長。對於高手術風險的病患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大部分病患只需透過雙側鼠蹊部的針孔即可完成,除有較短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與較低的手術死亡率外,長期追蹤病人的存活情形和傳統手術相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